2021年10月1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其中,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涉及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是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物种群迁徙繁衍的关键区域。
以“国家公园”的形式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优势?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吴彦表示,大熊猫公园成都片区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过渡的生态交错带,海拔梯度垂直带谱明显,生境异质性大,生物多样性丰富。通过大熊猫国家公园这种形式,以大熊猫这一旗舰物种为牵引,在保护好大熊猫栖息地的同时,也为该区域其他物种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大熊猫国家公园也以良好生态反哺成都市民,带来别样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象表达。“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作为成都市重要生态空间,是维系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生态屏障,在调节区域小气候、水源涵养、固碳释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了众多生态产品,也是广大市民生态体验、森林康养游憩、自然教育的重要场所。”吴彦建议,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建设过程中,要继续统筹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具体而言,包括持续做好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等工作,同时围绕生态产品的实现机制和“两山”转化路径进行探索,关注原住民替代生计培育、生态旅游和自然教育科普等,增加市民对国家公园建设的获得感与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