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鑫资讯

NEWS

磊鑫业务

BUSINESS

您的位置:首页>>磊鑫资讯
行业新闻
【行业资讯】武汉,一座湿地上诞生的城市
来源:深圳市磊鑫环境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2019-06-29

      盛夏时节,行走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的十里荷花廊,清凉的风扑面而来,消去夏日的暑热。极目远眺,浩浩荡荡的芦苇横无际涯,东流而去的长江似一条玉带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地闪动着。

    武汉地处古云梦泽地带,江河纵横,湖泊库塘星罗棋布。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显示,武汉市湿地面积16.2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8.9%,这一比值是全国和世界平均比值的3倍。

    武汉,一座诞生在湿地上的城市。明代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形成汉口后,汉口到处是水凼湖荡、苇塘土墩,几乎都可称为湿地。直至张之洞筑堤,汉口因水而兴,带动武汉成为全国交通枢纽和经济重镇。

    湿地孕育了武汉,赋予了武汉历史底蕴和蓬勃生机。

  率先为湿地立法立规

    2013年10月,武汉蔡甸区沉湖湿地因鸟的种类和数量大规模恢复,东方白鹳、黑鹳、豆雁、凤头麦鸡、白琵鹭、灰鹤等6种珍稀濒危水禽的种类和数量都已超过《湿地公约》的标准,跻身国际重要湿地。如今,武汉拥有国际重要湿地1处、国家级湿地公园6处、省级湿地公园4处、市级以上湿地自然保护区5处,是国内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最多的城市。

    湿地群的环绕既是独一无二的自然禀赋,也是武汉在城市建设中提前谋划、为生态布局的成果。

    武汉林业部门始终坚持,湿地并非水、土地、动植物等生物构成的简单组合,湿地保护是在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与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基础上的系统化、综合性管理。

    2007年,《武汉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通过,武汉开启湿地保护步伐。原武汉市林业局组织专家用3年时间,摸清了武汉湿地的家底。

    2010年3月,武汉市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完成湿地立法,出台了《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提出在全市湿地自然保护区实行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分区管理。此后,武汉市相继出台《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武汉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为城市湿地保护管理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在武汉,星罗棋布的湖泊和湿地犹如散落在城市之中的绿色明珠,而万鸟齐飞景象更是繁华都市中的田园牧歌。

  率先实施湿地生态补偿

    随着武汉对湿地保护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鸟类来此栖息繁衍。鸟类增多,鸟与人的矛盾也开始显现。

    在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不少居民反映,鸬鹚、苍鹭吃池塘里的鱼,大雁、鹤类等鸟类吃小麦、油菜等青苗作物。而《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禁止猎捕、采集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破坏其重要繁殖区及栖息地。

    为解决人鸟矛盾,2013年10月,武汉在全国第一个推出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暂行办法》,每年投入8亿多元进行生态补偿,制定湿地自然保护区、基本生态控制线、长江跨界断面等生态补偿机制。改堵、控为疏、导,用激励机制引导农民调整种植和养殖方式。

    今年春节前,正是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李高忙碌的时候。他忙着核实农户信息,了解经营人的变更情况,对生产经营受到限制、因遭受鸟类等动物取食而造成经济损失的权益人进行生态补偿。

    李高说,以沉湖为例,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每年每亩补50元,缓冲区补35元,实验区补25元。保护区倡导生态养殖,要求农民们承诺,不打鸟、种田不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养鱼不过分投肥投饵等。

    生态补偿机制的施行,使沉湖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候鸟种群数量平稳增长。近年来,每年来此越冬的候鸟在5万只左右。

    水韵之优、绿意之美,武汉正在积极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将“湿地之城”的城市品牌推向国际。


文章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赵辉 等

版权所有 深圳市磊鑫环境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2013.lei-xin.com. ALL RIGHT RESERVED.
联系电话:0755-83051585(深圳总部) 027-84876212(武汉)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振兴路3号建艺大厦17楼东 邮编:518000 网址:http://www.lei-xin.cn 粤ICP备16101049号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3484号